发布日期:2024-07-01 21:57 点击次数:82
“除故宫、国博等旅游景区和对外开放单位外,全市旅游景区已全面取消预约要求”。暑期旅游旺季将至,北京市文旅局日前发布关于提升暑期旅游景区基本服务质量、践行文明旅游的倡议。消息发布后迅速登上热搜,引发广泛关注。
近年来,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,景区预约制度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。一方面,预约制度被视为提升游客体验、保护景区生态与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;另一方面,其在实际操作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,也引发了广泛争议。
尽管近日北京、苏州等地在取消景区门票预约方面给其它地方省市起到示范作用,然而,如何解决景区门票“预约难”问题,仍然是横亘在文旅行业的一道现实难题。
01
抢票成为“世纪难题”
如果北京之行没有抢到故宫、国博额门票,你还会去玩吗?
“和家人分开抢票,只有我一个人抢到故宫门票了,出发前只能取消这一项行程,真的很遗憾。”游客小鱼在社交媒体吐槽,原定的北京行程规划因未抢到门票而被全部打乱,只能选择不需要门票或者热度较低的景区。
2024,对于旅行社来说如何在北京抢到热门景区的门票依然是个“世纪难题”,对于向往北京的游客来说亦如此。
故宫提前7天晚上8点抢票,天安门广场提前9天12点抢票,国家博物馆提前7天下午5点抢票……对游客而言,预约抢票成为出行前的一道“大考”,能否抢到票决定旅程的线路规划。
北京景区此前预约时间表
不仅仅是北京,以华山景区为例,自2018年开始逐步推进实施“实名制分时预约电子票务管理系统”后,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游客的游览体验,但在热门旅游时段,预约难度仍然较大。不少游客反映,在旅游高峰期,按照指定的时间段进行预约,即使手速和网速都很快,也往往难以抢到门票。
年轻人尚无法保证100%抢到票,对中老年人、和残障人士或者外国旅客而言,往往面临操作上的困难。他们可能不熟悉手机操作或网络预约流程,导致预约失败或错过游览机会,这无异于一道“数字鸿沟”。
天安门升旗仪式预约界面
不少景区“一刀切”式实行预约制,甚至到了无预约不体验的地步。比如,一些旅游景点不再设置线下售票窗口,对于直接到现场买票的游客,服务人员会直接给出一句“请线上预约”。
而对于部分景区而言,景区当日载客量为3000人,实际承载量为2万人,仍需要线上预约,线下到景区时也需要线上预约,景区门口的服务窗口落为形式主义。
有游客就曾吐槽过,河北一家人流量不高、票量充足的博物馆,依然坚持要求游客要提前预约,不能现场买票进入。
线上预约同样面临“黄牛”抢票的问题,“抢票一张没有,黄牛富得流油”的情况层出不穷。
记者在某平台搜索“故宫门票”“代订”等字样,可以看到不少售卖门票信息,价格在100多元至300元之间,而故宫门票正常价格仅60元。闲鱼平台咨询一款阅读量超1500次的故宫门票代预约服务,一张成人票售价达200元,本应免费的未成年人票售价为110元,其中“加价”为抢票费用,客服表示出票率99.99%。
图源新华社
腾讯安全天御流量风控专家张鸿运曾表示,“黄牛”一般先通过各种平台收集游客的买票需求和真实信息,等门票开售时再用自动化工具抢票。“通常情况下购买门票需要完成填写信息、选择、提交和支付等流程,如果是真人操作,完成整个流程最快需要三四秒,而自动化脚本可以在0.0001秒完成所有流程。”
02
专家:门票预约制不可“一刀切”
预约制究竟要不要存在?事实上,旺盛的游览需求之下,对故宫、国博等人气极旺且必须控制人流量的单位实行预约,实属必要,也能很大程度保障游客的参观体验。
某景区负责人称,通过预约制度,游客可以提前规划行程,按照预约的时间段入园游览,能够有效避免现场排队等待的烦恼。据相关数据显示,实施预约制度后,游客在景区的排队时间平均减少了30%以上。
图源齐鲁网
同时,在预约制数据支持下,景区管理者可以了解游客的游览习惯、喜好和需求,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营销策略和服务方案。并且合理安排工作人员和设施设备,确保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得到及时、有效服务。
对于人流量大的头部景区而言,实行预约制确实能够提升游客体验,但其他非热门景区是否也得这么做,恐怕就要打个问号了。
近日,记者观察到武当山风景区公众号发布了“双预约”制度:武当山景区全面实现所有票型的实名制线上销售,游客服务大厅除保留个别特别票务售票窗口外,其他线下购票窗口全部关闭。其中,60岁以上老人、12周岁以上学生、大学生均需在网上购买门票。“一刀切”实行线上预约制,是否有利于提升部分游客体验,这恐怕还需要时间检验。
总体上来讲,当前旅游景区景点、度假区和文博场馆并未达到供不应求的状态。文旅业内人士建议,在这种情况下,绝大多数的景区景点、度假区、文博场馆是不需要预约的,但对于头部热点的景区景点、文博场馆又是需要预约的。要详细评估,不要“一刀切”。
在此前上海市和江苏苏州市曾相继发布消息中,除部分重点景区、热门景区和文旅场馆外,其余景区、文旅场馆等都取消了实名预约。如此弹性措施是对于民生关切、舆论期待的回应,也体现出应时而变、因地制宜的思路。
而在今年五一前夕,北京大部分景区事实上都已开启线上预售和现场窗口售票并行。这些优化调整正当其时,为的都是最大限度便利游客。
图源城市早8点
03
“景区预约难”根源何在?
2023年暑期,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18.39亿人次,占全年国内旅游出游人数的28.1%;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.21万亿元,约占全年国内旅游收入的28.7%。去年的报道提到,许多景区的接待游客人数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。
景区预约制引发很多争议,但是问题的关键在哪儿呢?
业内人士认为,预约制争议本质上是头部景区供应与游客需求不对等的矛盾,如今国内旅游对于头部景区的旅游热情不减,而国内头部景区数量较少,同时国民假期总数偏少、人口基数大,加剧了假节日、暑期旅游供需的不平衡。
图源视觉中国
对于如何化解景区预约制下的矛盾,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在此前的采访中称,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来设定要不要实行预约。“实行预约制度的,也希望尽可能多一些人性化举措。比如一些热门景区、地标性文化场馆,预约通道和制度的安排上要适应不同群体的需求;在预约的时候,要尽可能采取简洁的界面。比如说电话预约可不可以,通过手机、互联网预约可不可以;甚至连互联网都不会使用,通过信件来预约可不可以?”
对于承载力严重不足的热门景区、网红景区,以及文物保护等级高的文博场馆、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自然保护区、游览空间比较有限的古典园林、主题博物馆等,实名预约流程需要持续下去。
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教授 吴丽云表示,一是要增加供给,尽可能按照最大承载量提供参观接待的数量,这是我个人觉得比较有效的方式;二是延长开门时间,可以是晚上时间适当延长一些,这样从另外一个角度增加了它的供给量。
景区承载量的“硬件限制”的确很难突破,但正因如此,才更需要持续探索“最优解决方案”并期待政策创新优化。
当前,各地政府正积极探索推动旅游数智化建设,如何从技术层面降低景区预约制的使用门槛,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索。